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活佛转世
编辑:浩

活佛转世(Reincarnation)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传承制度,形成于1288年,噶举派的第三世“法王”让迥多吉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

活佛转世制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严谨而又严密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在寻访转世灵童的过程中,为杜绝可能出现的舞弊现象,或找到的灵童不止一位,造成僵局和纠纷,从清朝乾隆时期开始,中央政府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按照藏传佛教传统与政府规定,寻访到转世灵童后,其结果需征求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的意见,得到政府的同意后方能最终确认,从而迎接其举行“坐床”仪式,成为新的活佛。被认定为活佛的转世灵童,需要在“年幼活佛班”里接受专门的学习。寺院会教导他们读书识字,然后学习经文。

2010年,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制发“藏传佛教活佛证”,成为活佛合法身份的证明。2016年,国家对活佛管理实现互联网化,中国佛教协会在这一年发布了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截至2022年1月,藏传佛教的真活佛有1700名左右,全部都在活佛查询系统中有记录。规范和保护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体系,属于中国宗教自由的一部分。

相关概念

活佛

活佛一词藏语称为སྤྲུལ་སྐུ། (朱古),本义为化身。按佛教理论,一切众生灵魂不灭,在六道轮回中不断转生,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化现人间。活佛是藏传佛教中通过转世方式产生的特殊群体,部分活佛在蒙藏等地区享有较高的宗教威望,与藏传佛教流传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密切,逐渐形成了若干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活佛转世中的“活佛”是汉语称呼,西方有人根据汉语翻译成“living-Buddha”,意为“活着的佛”;更多的人翻译成“incarnation”或“reincarnation”,“转世的佛”或“再次转世”。藏语中所有的活佛都称“竹清嘉措仁波切”(rin-po-chen),意思是“大宝贝”。藏语中的“仁波”(rin-po),意思是“宝”;“切”(chen),意思是“大”,“仁波切”是对转世活佛的一种很尊重的称呼。有些不是转世活佛也用这个词,如格西,叫格西仁波切;阿旺,叫阿旺仁波切。

活佛一词本来的称呼叫“朱贝古”(sprul-pavi-sku),或“朱古”(sprul-sku)。“sprul”,意思是“变化”;“sku”,是身体的敬辞;“朱古”(sprul-sku),意为“变化之身”,这是藏传佛教最正规的名称。这个词被蒙古族借用去后,翻译成“呼图克图”(Hutuktu),也是“化身”的意思。蒙古语的称呼“呼图克图”与藏语“朱贝古”是一个词,是“化身佛”这个词的蒙古语的译音。满族或更早一点的蒙古人就用这个词称呼转世活佛。清朝时将呼图克图作为一种特殊的、荣誉的称号授予某一个活佛,某某呼图克图就是某某化身佛,这是不同语言中称呼的情况。

仪轨和定制

活佛转世制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严谨而又严密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主要包括转世灵童的国内寻访、认定、坐床等。

转世灵童的寻访

寻访并确认活佛的“转世灵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方式有主要有以下几种。

遗嘱

噶玛噶举是噶举派四大支系中的一支,而“噶玛巴”是噶玛噶举派最大的转世活佛。明朝时期,五世”噶玛巴”噶玛巴·德新谢巴被朝廷赐予“大宝法王”尊号,是明朝所有藏传佛教派系中地位最高的法王。其后继者在维护边境安定、国家统一方面做出许多贡献,历代噶玛巴也都承袭“大宝法王”的称号。噶玛噶举派活佛在圆寂前,便常常留下关于如何寻找自己“转世灵童”的遗嘱。例如,十六世噶玛巴的遗嘱中,不但描述自己“转世”之地的方位与特征,还留下“无偏无私悲心遍及四方,不分远近成为众生的依佑者,利益众生之佛法如同阳光将永远照耀。”的要求。

神谕

神谕俗称降神,是指神灵依附于人,并传达神的旨意。格鲁派在寻访转世灵童过程中,常常使用这种方法。降神通常能够得到灵童的出生方向,甚至灵童父母的名字等启示。

占卜

通过高僧的占卜,能知道转世灵童出生的方向,其结果往往与降神得到的启示相互印证。

观湖

神谕与占卜能显示转世灵童出生的大致方位与基本特征。观湖则会得到一些更具体的细节,以方便转世灵童的寻访。玛旁雍错纳木错羊卓雍措西藏自治区三大最美“圣湖”。寻访转世灵童之时,高僧们和占卜大师来到神湖边,供上带来的各色供品,向圣湖祭献哈达,再进行“措则”,即向湖里敬献一个装有祈祷经文的瓷瓶。之后,高僧盘坐于湖边虔诚诵经祈祷,并仔细观看湖摩尔纹、倒影显现出的景象。湖影中会显现出灵童出生村庄、房子等细节特征。

转世灵童的册封

按照藏传佛教传统与政府规定,寻访到转世灵童后,其结果需征求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的意见,得到政府的同意后方能最终确认,从而迎接其举行“坐床”仪式,成为新的活佛。

金瓶掣签

为杜绝在寻访转世灵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舞弊现象,或找到的灵童不止一位,造成僵局和纠纷,从清朝乾隆时期开始,中央政府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当时的金瓶有两个:一个放置于北京雍和宫,供内外蒙古活佛转世时使用;另一个放置于大昭寺内,供西藏自治区青海省西康省等地的活佛转世时使用。

藏区的大活佛圆寂后,在认定转世灵童时,需召集摄政及其他活佛、高僧及官员来到大昭寺,由驻藏大臣亲自主持“金瓶掣签”活动,将预选出的灵童姓名以及出生年月日,各写一签贮于金瓶内,摇动后当众掣出,决定最终结果。假若寻访到的转世灵童只有一名,须将写有此灵童身份信息的签牌和空白签牌共同放置于瓶内,如果抽出空白签牌,则需继续寻找下一位。“金瓶掣签”认定后的结果,须报中央政府批准、册封,由中央派要员主持坐床仪式,颁授政府的金册、金印。自此之后,灵童才能以新活佛的身份开始宗教活动,接受信众朝拜。

寻访和认定转世灵童的活动,若未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未经“金瓶掣签”和政府的册封,则是非法的,既得不到藏传佛教的认可,亦得不到信众的认可,更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中央政府有认定、批准和册封转世灵童的权力,也有废黜的权力。清政府就曾废黜过仓央嘉措仓央嘉措和土登嘉措。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的称号才由袁世凯恢复。新中国成立后,亦承袭“金瓶掣签”制度。

法律管理

2007年,中国制定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管理体系。

根据《管理办法》第四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活佛不得转世:

(一)藏传佛教教义规定不得转世的;

(二)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明令不得转世的。

活佛必须是正能量的,负能量的活佛将被取消转世资格。

《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

(一)活佛转世灵童认定后,需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二)在佛教界有较大影响的,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三)有重大影响的,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

(四)有特别重大影响的,报国务院批准。

当活佛满足所有条件后,也需要经过各级政府批准,领取了国家颁发的活佛证书,才算是合法的活佛。

转世灵童的培养与学习

被认定为活佛的转世灵童,需要在“年幼活佛班”里接受专门的学习。老师是来自全藏区最有学问、最严厉的高僧。按照灵童的修行时间表,早上7点就要起床,晚上10点还要做晚课背诵经文,没有寒暑假,而这样的学习要持续十多年。寺院会教导他们读书识字,然后学习经文。

教导转世灵童学习的大寺院其实就是一个有最多学科的学校。寺院的学院叫扎仓,分为几大类。闻思学院,学习辨经,医学院,学习藏医,时轮学院,学习天文,还有逻辑学院、音乐学院、诗词学院等。寺院的学习也分学年制,有严格的考试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多让巴、林斯、措让巴和拉让巴。其中拉让巴是最高学位,相当于现代教育上的佛学博士学位。获得“拉让巴”学位,是每一位转世灵童,也是藏传佛教修行者的目标,会受到藏族人民由衷的尊敬。

历史

藏传佛教共有五大门派,分别为: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活佛转世制度最早起源于噶举派。1283年,噶举派高僧——楚布寺寺主噶玛拔希在圆寂时,没有把权力传承给自己最亲近的弟子,而是称自己将会转世重生。临终之前,他将象征着“黑帽系法王”地位的金边黑帽(1256年,孛儿只斤·蒙哥蒙哥诏见噶玛拔希,赐其金边黑帽,并赐金印,为噶举派最高活佛的地位象征。后来,明永乐大帝赐予噶举派最高活佛的封号为“大宝法王”)戴在弟子邬坚巴的头上,叮嘱在找到转世灵童之前,由其作为佛的代理。

1288年,邬坚巴根据师尊遗愿,在后藏贡塘地方寻访到转世灵童,取法名让迥多吉,并奉他为寺庙法主,继承黑帽系法王地位与权力。噶举派的第三世“法王”让迥多吉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自此开始。此后,活佛转世的方式为其它教派接受并效仿,逐步形成共同传承的制度。15世纪时,格鲁派将这一制度全面推广,彻底废除过去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并通过不断地完善改进,形成一整套活佛转世理论和仪轨,使之成为历史惯例并承袭。活佛转世兴于元,发展于明,盛于清。

2010年,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制发“藏传佛教活佛证”,成为活佛合法身份的证明。2016年,国家对活佛管理实现互联网化,中国佛教协会在这一年发布了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截至2022年,藏传佛教的真活佛有1700名左右,全部都在活佛查询系统中有记录。规范和保护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体系,属于中国宗教自由的一部分。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寻找转世灵童的方式有哪些?.西藏文化博物馆.2025-08-06

「观点」如今的藏传佛教活佛,与从前有何不同?.西藏在线网.2024-03-13

【活佛转世】什么是活佛转世?.中国藏学网.2025-08-06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中国藏学网.2025-08-05

遵规持戒 去伪匡正 共同维护藏传佛教活佛形象.中国佛教协会.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