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人民政府是南充市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南充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南充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南充市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向南充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建置沿革
南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生息,远古时是 “有果氏” 生息之地,唐虞时为巴人之国,《尚书·禹贡》地属 “汉中市”。周武王伐纣后,巴国受封为巴子国,战国后期迁都阆中古城。秦灭巴国设阆中县,隶属巴郡。刘知远五年,设立安汉县。东汉刘协兴平二年,开始设郡级行政机构。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陆续建立多个县城。隋开皇十八年,安汉县更名为南充县。唐武德四年,置南充市,同年析南充县西北部置西充县。南宋赵昀宝庆三年升果州为顺庆府。元、明、清数百年间,南充历为府、路治所。民国初,撤府存县,南充县城为嘉陵道治所,民国24年,道废,南充为四川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
1949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充县城。1950 年1月,中共川北区委、川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驻南充县城。辖南充、达州市、遂宁市、剑阁县4专区35个县。南充专区辖岳池县、南充、蓬安县、营山县、武胜县、西充、南部、仪陇县8县。1952年9月,川北人民行政公署被撤销,南充市改隶四川省人民政府。1953年1月,原川北行署直辖的南充市改为省辖市,由南充专署代管。3月,阆中市、苍溪县、广安市三县划归南充专区管辖,是时,南充专区辖阆中、苍溪、南部、营山、仪陇、蓬安、岳池、武胜、广安、西充县、南充11县和南充市,南充市先后为四川省南充专员公署、南充地区行政公署治所。至1993年,南充经过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建立了以丝绸纺织印染、石油及汽车配件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企业。成为国道212线与国道318线纵横交叉结点以及川东北各县公路网络的重要枢纽。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13.67平方公里。建成日用小商品、服装衣帽、粮食、家具、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充市地区,建立南充市,南充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职权范围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等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财政、民政、社会保障、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行政工作;
(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七)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八)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帮助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十)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十一)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辖区概况
南充市辖 3 区 1 市 5 县、人口 697.7 万,幅员面积 1.25 万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 “绸都”,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16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548.9 万人。
南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众多历史名人,也是川陕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优美,宜居宜游,森林覆盖率 41.8%,空气质量优良,拥有国家 5A 级风景区—阆中古城、朱德故里风景区。南充市资源丰富,科教兴盛,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盐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是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科教资源丰富,是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此外,南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形成了汽车汽配、油气化工等优势产业,市场繁荣。
行政区划
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三区,南部、营山县、仪陇县、蓬安县、西充县五县,代管省辖阆中市。
机构设置
工作部门有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统计局、市信访局、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数据局、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充临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市房地产管理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直属机构有市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