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西

刘琴西(1896—1933年),原名尔奎,字昌文,广东紫金县人,是刘尔崧的同胞兄长。1922年2月,加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江地区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发动组织了紫金“四·二六”暴动,为五兴龙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1933年,刘琴西被港英当局逮捕,押回广州市杀害,时年3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琴西,出生于1896年,原名尔奎,字昌文,广东紫金县城人,出生于书香之家,是刘尔胞兄。1916年秋考入广州农林学校读书。五四运动期间,他和赖炎光等组织县城青年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开展抵制日货运动。

革命经历

1920-1924

1920年刘琴西出任中坝区长。1921年秋,经胞弟刘尔崧介绍,主人刘琴西进入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学习,结识了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等人,共同学习马克思主义。1922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学习结业后,被派回紫金与贺济邦等办起新学生社和紫金劳动夜校,为本县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1924年1月,刘琴西调到广州市从事工人运动。后在平定商团叛乱斗争中立功受奖。

1925-1926

1925年,东征军攻占陆丰市。同年3月,受周恩来的委派,刘琴西随东征军来到海丰县,担任汕尾市政局长,领导各行业组建工会,整顿社会秩序,取缔“烟、赌、妓”三馆,被称为“刘青天”。6月,调任陆丰县县长。11月,随东征军进入汕头市,被任命为东江各属巡视员。1926年,受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之命,查实紫金县县长陈侠夫反对农民运动的错误事实上报,撤销了陈侠夫职务。尔后,刘琴西调省港罢工委员会汕头办事处主持工作。

1927-1928

1927年,广东省发生“四·一五”事变后,刘琴西撤离汕头。4月中旬,他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回到紫金县城组织发动武装暴动,反击中国国民党右派的屠杀政策。4月26日,任紫金县武装暴动委员会指挥部总指挥,领导紫金“四二六” 武装暴动。5月1日,主人刘琴西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任县人民政府主席兼工农革命军紫金县总指挥部总指挥,并向全国发出讨蒋通电。后任海陆惠紫工农讨逆军总指挥、工农革命军海陆惠紫集团军总指挥、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和东江革命委员会主席。

1927年9月7日,刘琴西、张威黄雍在新田集中了陆丰市西北部及紫金炮子两地农军400余人枪,于当日突然袭击陆丰大安圩,击毙国民党大安区巡官、民团团长,缴获区署反动武装及民团枪械,并没收地主当铺的财物与粮食,分给贫苦民众。9月16日凌晨3时,农军总指挥刘琴西率队分3路总攻海城市。守城营长万炳臣弃城逃往惠阳区东江第二次武装暴动按预定计划取得成功。9月17日,海、陆两县分别成立临时革命政府。

1928年1月,刘琴西率部配合红二师攻破南岭堡垒,歼灭地主民团400余人。接着率精锐部队200余人,在陆丰市平定了白旗队暴乱。3月,刘琴西转移到龙川县,以东江特委巡视员身份组建了东江游击大队及赤卫队2000余人;建立和发展了五兴龙、蕉平寻根据地;主持成立闽粤赣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

1930-1933

1930年12月,刘琴西调任中共闽粤赣边西北分委书记,主持成立了五(华)、兴(宁)、龙(川),蕉(岭)、平(远)、寻(邬)、梅(县)、丰(顺)中心县委,将闽西、粤东北和寻邬南部及其他零散的红色据点,统一为广阔的闽粤赣苏区。

1931年8月后,被调到上海市搞地下工作。1932年,党组织安排他到香港治病,被港英当局逮捕,押解广州市。1933年,在广州被杀害,时年37岁。

家庭生活

刘琴西的儿子,名为刘乃超。

主要事迹

刘琴西是中共紫金县特别支部书记,是创建东江地区党组织的要员。出任巡视员期间,大力宣传革命,帮助东江地区建立了一批党的组织,积极倡导建立区乡农,为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贡献,如组建中央苏区五兴龙县委、东江红十一军等。

刘琴西:“四二六” 武装暴动总指挥.搜狐网-紫金发布.2025-08-25

《刘琴西传》《黄克传》26日首发.河源市人民政府.2025-08-25

【如果革命文物会说话】刘琴西的烈士证.南方+.2025-08-17

纪念刘尔崧诞辰120周年,尔崧中学的学子一起读了这本书!.搜狐网-紫金发布.2025-08-25